關注我們
“幾何原理”在職業學校班主任工作中的應用
職業學校的教育面臨著以素質教育為核心,以能力為本位,培養高素質人才的艱巨任務。良好的教師素質是提高學生素質的前提和保證。班主任是學校領導實施教育、教學計劃的助手;是聯系各科教師的紐帶;是溝通學校與家庭、社會的橋梁;是班集體的組織者;是對班級全體學生全面負責的教育者和領導者。班主任工作的好壞,一定程度上決定著班級工作、學生工作的好壞,決定著學生能力、水平、素質的提高。本文結合自己學生管理工作實踐,從幾何學中的“點”、“線”、“面”、“體”角度出發,談一談“幾何原理”在班主任工作中的應用。
一、班主任工作的核心——關注“點”
所謂“點”,就是班級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和突破點。重點是班級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它規定著班級管理的成效,必須抓住不放,根據巴特萊法則:在重大的問題上,常常是80%的難度集中在20%的環節上,80%的價值集中在20%的組成部分上,80%的阻力集中在20%的人身上,80%的動力集中在20%的骨干身上,80%的有效性集中在20%的目標上。就班主任而言,育人應該是全部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在學生的學習、生活及日常活動中都應滲透育人的內容,在育人工作中,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統帥,是靈魂,必須領先。學生的學習是班級工作的中心、重點,為了使學生今后能更好地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作為職業學校的學生,既要學好文化基礎知識,更要強化專業技能的訓練,因此,班主任應重視學生學習目的性教育。重點往往又是難點,尤其是職業中學的學生,普遍存在著行為習慣差、學習習慣差等現實問題,因此,難點往往又是長期性的,需要有一個逐漸轉化的過程,而班主任在學生尤其是后進生的轉化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抓住重點,解決難點,必須找準突破點,筆者認為,班主任在選擇突破點時應堅持兩個基本原則,一是調查研究,二是應校制宜。如我校根據新時期學生的個性發展特點,結合本校以春季提前招生為主體,“問題學生”較多這一現狀,在常規管理上,要求班主任以學生的心理疏導為突破口,不僅要“管”,更要在“理”字上多下功夫。要研究當今學生的特點,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既要做他們的師長,又要做他們的朋友。在工作中做到:用明確的目標為他們的行為導航;用豐富的學識和高尚的師德贏得他們的信任;用循循善誘不厭反復的方法撥開他們思想上的迷霧;用正確的輿論營造一種積極向上的氛圍;用他們身邊的典型激發他們上進的信心和力量。同時傾聽他們的意見和建議,注意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充分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發動和幫助他們學會自己管理自己,使每個學生都能成為既是老師管理的助手,又是自我管理的主人。
二、班主任工作的關鍵——梳理“線”
班級工作雖千頭萬緒,錯綜復雜,但還是有“線”可循。我校要求班主任重點抓好常規管理、系列活動、學生學習、體育活動、衛生狀況五個方面管理,它們貫穿并提起了班級工作的全部內容。為了抓好“線”的管理,筆者認為應重視對班干部隊伍的培育,使得各負其責,班主任主要是掌握班級管理動態及處理日常工作中的“偶發事件”,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如我校實行的教室日志班干部填寫匯報制度、宿長每日匯報制度、學生自我管理制度等,都起到了顯著的效果,有效地減少了各種違紀行為的發生。否則,班主任事務員般的忙碌,駱駝般的承受,保姆式的幫助,不僅無益于班級工作的整體開展,也無益于調動班干部工作的積極性和潛力的發揮。通過調查研究,筆者認為班主任對“線”的管理通常有兩種方式:一是直接管理,重視對班干部隊伍管理意識、管理方法的指導,要求淡化班干部的“干部”職能,強化班干部的“服務”意識,改革班干部的產生方式;二是間接管理,主要是對全班同學的管理,但應淡化班主任的“看管”職能,強化班主任的“育人”意識,引導學生學會自我管理,不斷提高班級管理效益。確實做到指導而不包辦,引導而不強迫。真正把學生當做“人”來尊重,而不是當做“物”來管理,當做“人”來開發,而不是當做“填鴨”來飼養,才能把學生塑造成為新世紀的大寫之“人”。如果班主任過于熱衷于間接管理,便會成為“事必躬親”的事務主義者;過于強調直接管理,便會成為高高在上的官僚主義者,不利于調動班干部的工作積極性和潛能的發揮。
三、班主任工作的內涵——把握“面”
把握“面”,即全面,就是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就是面向全體學生,讓學生全面發展;就是面向班級工作的方方面面,統籌安排,全面安排。具體地,要求班主任要做到“三個”一起抓,一是德智體美勞等一起抓,要從教會學生學會做人入手,抓好基礎文明建設,增強德育工作的實效性。如我校根據學校實際,以勞動教育為突破口,一方面培養學生團結合作、吃苦耐勞的良好品質,另一方面也在勞動中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從近幾年畢業生就業跟蹤調查結果看,我校畢業生在上海、蘇、錫、常等經濟發達地區的大中型企業中倍受親眛,這與我校平時“學中做,做中學,學做合一”的辦學理念是分不開的;二是好中差一起抓,學校本著“為了一切學生,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辦學思想,要求班主任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并提出了“五導”工作思路,即思想上引導、學習上輔導、生活上指導、行為上引導、心理上疏導。在班級工作過程中,實行“三多三少”,即多作調查,減少武斷;多聽解釋,減少片面;多作表揚,減少批評。做到“五抓”并舉,即新生入學集中抓,節日假日超前抓,突出問題專題抓,重點對象重點抓,結合常規反復抓。此外,考慮到后進生比較容易參與并能獲得成功的活動是文娛表演和體育競賽。作為班主任,筆者認為應先從這類活動入手,幫助他們取得成功,然后把這種成功“移植”到其它活動中去,達到逐漸轉化的目的;三是知識和技能一起抓,職業學校的學生不同于普高學生,他們在學習文化基礎知識的同時,還要突出專業技能的培養,既要考慮部分同學升學,還要考慮大部分同學今后的就業,因此,職業學校的班主任擔負著對學生進行學習上的引導、就業上的指導等重擔。實踐證明,只要班主任全面地為學生的生存和發展考慮,關心他們的健康成長,一定會贏得學生的敬佩,從而增強班級工作的實效性。
四、班主任工作的延伸——構建“體”
“體”即立體,班主任要有強烈的時空觀念,要從時間和空間發展的維度,找準學生和自己發展的“生態位”,一是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班主任面對著的是一個變化著的群體,一個學生就是一個世界,這就要求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要做到因人制宜,因材施教,因勢利導,不僅要了解學生的昨天,更要充分認識學生的今天,還要正確預見和規劃學生的明天。尤其是對后進生,不能在學生創傷的心靈上又撒上一把鹽,做為一名有修養、懂得教育藝術的班主任,我們要愛“白天鵝”,更要愛“丑小鴨”,只有在這種情感的暖流里,“丑小鴨”才能變成“白天鵝”;二是要尋求學校、家庭和社會教育的結合點,全方位地做好學生的教育工作。班主任在校對學生進行各項常規教育的同時,還要積極爭取家長配合,發揮“第一個老師”的作用,努力拓寬社會教育的渠道,消除社會環境中不利因素的影響,使得學生朝健康的方向發展。三是找準班主任自己在學生發展中的位置。班主任面對的教育對象是一個復雜的,多樣的,易變的群體,而且職高生年齡較小,正處于人生的轉折關頭、分叉路口,可塑性強,容易受到外界特別是社會上不良習俗的影響和干擾。這就要求班主任有一張“婆婆嘴”,常講常說;有一顆“慈母心”,給予關懷;做一個“排頭兵”,樹立表率;當一根“常青藤”,百折不撓。要學習和發揚光大人民教育
總之,新時期職業學校的班主任工作是一個值得探討的重要課題,我們深信,隨著職業學校班主任工作中“幾何原理”的不斷研究和廣泛應用,一定會使班級管理工作再上一個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