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教育廳
江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江西省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江西省委員會
江西省婦女聯合會
江西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江西省中華職業教育社
贛教職成字〔2015〕36號
|
關于進一步開展中等職業學校“文明風采”
競賽活動的通知
各設區市教育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各高職院校(中專部)、普通中專、成人中專學校:
根據《教育部等七部門關于進一步開展中等職業學校“文明風采”競賽活動促進活動育人的意見》(教職成[2015]8號)和《關于印發第十二屆全國中等職業學校“文明風采”競賽活動方案的通知》(教職所[2015]125號)精神,為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我省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工作,現就進一步開展我省中職學校“文明風采”競賽活動通知如下:
一、開展“文明風采”競賽活動的指導思想和基本要求
(一)指導思想。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大綱(2014年修訂)》和《中共教育部黨組共青團中央關于在各級各類學校推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長效機制建設的意見》,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勤學、修德、明辨、篤實,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豐富活動內容,創新方式方法,形成“校校組織,班班活動,人人參與”的制度機制,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不斷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和綜合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二)基本要求。
——堅持正確育人導向。“文明風采”競賽活動,競賽是機制,育人是目的?;顒拥闹黝}、賽項的設置要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和育人導向,緊跟時代步伐、與時俱進,強化活動過程育人,以競賽形式實現育人目的。
——堅持面向全體學生。活動項目的設計及活動的組織要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鼓勵引導全體學生參與,為每個學生提供人生出彩的機會。
——堅持融入日常德育。要把競賽活動作為德育工作的有機組成部分,與其他各項德育工作統籌安排,相互銜接、同步實施,避免競賽活動與日常德育“兩張皮”。
——堅持公開公平公正。要規范競賽活動的組織工作和程序,做到公開透明。細化遴選規則,加強過程監督,確保遴選結果客觀公正,達到正面育人導向作用。
——堅持統籌合力推進。各部門要健全工作機制,切實履行職責,推進競賽活動制度化規范化。各地各學校要高度重視,充分組織開展突出職校特點、職教特色的活動。
二、“文明風采”競賽活動的組織方式和內容形式
(三)將活動納入學校整體德育工作計劃。“文明風采”競賽活動是在中等職業學校開展的德育實踐活動,要與學校日常德育工作同部署同安排?;顒拥闹黧w是學生,要引導全體學生參與?;顒觾热莺桶才乓c中等職業學校德育目標、德育內容、德育途徑和德育評價等緊密結合,引導學生重在參與、重在過程,在活動中健康成長、提升素質?;顒訒r間安排與學校學年同步。從2015年起,每學年上學期開始至次年下學期結束為一個活動周期,每學年一屆,年年開展。
(四)改進組織方式,突出學校開展活動的基礎作用。“文明風采”競賽活動采取學校具體組織、地(市)級和省級層層進行遴選激勵的方式開展。學校是活動的基礎,各學校要按照本通知和本地活動安排開展相應的活動,并組織學校層面的優秀作品遴選、宣傳展示和激勵,由地(市)相關部門向省級活動組織機構報送優秀作品。省級活動組織機構根據全國總體要求制訂符合本地實際情況的活動實施方案,組織發動學校參與活動,組織省級層面的優秀作品遴選、宣傳展示和激勵,向全國活動組織機構選送全國競賽活動方案設置賽項的優秀作品,并在“職業教育活動周”期間舉辦總結展示活動。
(五)以育人為導向確定活動主題和賽項。“文明風采”競賽活動,每屆確定一個活動主題?;顒又黝}要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體現新形勢新要求和學生實際。賽項設置應突出活動主題,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職業精神培育等融入賽項活動內容,既重視展示師生個人風采,又注重弘揚團隊精神,鼓勵設置展示團隊精神風貌的活動項目。把征文演講類、職業規劃類、攝影視頻類、才藝展示類等師生認可、參與度高、具有較強育人效果的賽項設為常規賽項,并根據新形勢和各地活動開展情況進行優化調整。鼓勵各地各學校結合地域文化、專業特點等開展具有特色的活動項目。
(六)完善活動激勵機制和工作制度。各地各學校應對參與競賽活動的個人和集體予以相應激勵。學校要將學生參與競賽活動的情況列入學生品德評定記錄,作為學生評先評優、獎學金評定、就業升學推薦等方面的重要依據;要將教師指導學生參與競賽活動的情況計入工作量,對優秀指導教師在評獎評優、進修學習、績效考核等方面給予優先考慮。教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將學校開展競賽活動情況作為學校德育工作評價考核、評優評先、有關項目評審的重要指標。要加強各級“文明風采”競賽活動的工作制度建設,逐步完善賽項設置、作品遴選、宣傳激勵等制度。嚴格程序,規范流程,加強活動過程監督,明確作品遴選標準,完善專家、教師、學生共同參與遴選的辦法,不斷規范競賽活動。嚴格工作紀律,防止和嚴肅處理活動中的弄虛作假和違規行為,維護活動風清氣正。
三、加強“文明風采”競賽活動的組織領導和條件保障
(七)健全活動組織機構。“文明風采”競賽活動由省教育廳、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文明辦、共青團省委、省婦聯、省關工委、省中華職業教育社聯合主辦,主辦單位成立競賽活動組織委員會,負責競賽活動的決策、指導和監督。省教育廳職成處負責競賽活動的具體組織實施。設區市教育行政部門要溝通協調其他部門,成立競賽活動組織機構,充分發揮各方力量組織開展活動。各學校要成立由主要負責人牽頭的工作領導小組,德育處(學生處)等部門具體組織實施。
(八)加強條件保障。各級教育部門和學校要為“文明風采”競賽活動的開展提供經費保障,活動經費從德育經費中支出。鼓勵企業和相關單位對活動提供贊助。各級活動組織機構要落實活動承辦單位、工作人員、活動經費等。鼓勵各地建設“文明風采”競賽活動網絡平臺,發揮網絡在開展活動中的作用。
(九)強化宣傳推廣。要綜合利用主流媒體和網站、微博、微信等新媒體,擴大競賽活動的影響,為活動的廣泛深入開展營造良好輿論氛圍。要通過匯編出版獲獎作品、網上公開展播、納入教學資源庫、組織巡回展覽等形式,宣傳展示優秀作品,加大成果轉化力度,將優秀作品加工轉化為教育教學資源。要大力宣傳活動的成效,充分展示職業學校、師生的良好精神風貌,傳播職業教育正能量、好聲音、新形象。
(十)形成工作合力。“文明風采”競賽活動是一項系統性工作,需要各地各部門的合作和支持。教育部門要主動承擔牽頭責任,發揮好溝通、協調、聯絡作用,促進形成多部門合作、共同推進的機制。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指導技工院校依據《技工院校德育課程標準》開展好德育教學工作,并積極組織發動技工學校參與活動。文明辦要將活動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統籌納入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共青團要發揮組織優勢和指導學生會、學生社團的作用,動員和組織學生參加活動。婦聯、關工委、中華職業教育社等要積極參與和支持活動的開展,發揮各自優勢作用,形成合力推進的工作局面。
附件:1.江西省中等職業學校“文明風采”競賽活動組織委員會名單
2.江西省第七屆中等職業學校“文明風采”競賽活動方案
江西省教育廳 江西省人力資源和 江西省精神文明建設
社會保障廳 指導委員會辦公室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江西省婦女聯合會 江西省關心下一代
江西省委員會 工作委員會
江西省中華職業教育社
附件1
江西省中等職業學校“文明風采”競賽活動組織委員會
主 任:郭奕珊 省教育廳副廳長
楊建平 省委統戰部副巡視員
副主任:胡永紅 省教育廳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處處長
蔡寶琦 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職業能力建設處處長
李 菲 團省委學校部部長
盧 芬 省婦聯宣傳部部長
范斌華 省關工委專職副主任
余小鴻 省中華職業教育社秘書長
委 員:楊春年 省教育廳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處調研員
劉雪峰 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職業能力建設處副處長
鄒 娟 省文明辦主任科員
李凍生 團省委學校部副部長
林 涵 省婦聯宣傳部副調研員
祝榮溢 省關工委辦公室主任
附件2
江西省第七屆中等職業學校“文明風采”競賽活動方案
一、參賽對象
各類中等職業學校(普通中專、職業高中、成人中專、技工院校)在校生。高職附屬的中專部學生參賽,應在校名后注明中專部。
二、競賽項目
本屆活動以“踐行核心價值觀,激揚職校生風采”為主題,設立6類賽項。
(一)征文演講類
主題和內容:一是以“牢記歷史,愛我中華”為主題,引導學生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惜幸福生活,激發報國熱忱。二是以“成長中的感動”為主題,引導學生感悟自己成長經歷過程中的正能量,抒發對黨、國家、民族和家庭的熱愛之情,表達當代中職學生自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考和行動。
形式和要求:各學??蓮V泛開展征文演講活動,擇優推薦演講作品給省級活動組織機構。報送作品包括演講稿和演講視頻,一并報送。演講稿內容健康,語言平實,表達真情實感,字數不超過2000字;演講視頻要求內容清晰流暢,演講者表達流利,儀表得體。
(二)職業規劃類
主題和內容:以“我的未來我做主”為主題,引導學生樹立信心,逐步培養職業意識,及早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內容包括職業生涯設計、創業計劃、創新設計等。
形式和要求:各學??山Y合職業生涯規劃相關教學內容,廣泛開展職業生涯設計、創新創業設計等活動,擇優推薦職業生涯設計方案、創新創業設計作品給省級活動組織機構。
職業生涯設計方案和創業計劃均提交電子文本。內容應貼近實際,目標明確,措施可行,相關文本字數不超過2000字。
創新設計方案提交電子文本,說明作品構思、特點、功效等,同時附送作品實物。
(三)攝影類
主題和內容:以“職校美·學習美·勞動美”為主題,引導學生聚焦校園生活和各行各業的勞動者,捕捉學生在校學習、生活、實訓實習等的精彩瞬間和其他勞動者工作的瞬間,展示中職學生和勞動者的職業禮儀、職業素養和職業形象。
形式和要求:攝影作品除影調處理外,不得進行其他技術處理。作品以單幅形式報送電子版作品、未經過修改的電子源文件及說明文字,電子版格式為JPG,大小不超過
(四)微視頻類
主題和內容:以“奮斗的青春最美麗”為主題,引導學生樹立積極向上、奮發有為的人生觀、價值觀,展示青春的風采和良好的精神風貌。
形式和要求:微視頻作品可采用微電影、紀錄短片、動畫片、公益廣告或者電子相冊等形式,制作軟件不限,緊扣主題講述故事,內容健康向上,文件格式FLV、RMVB或MP4,大小不超過
(五)校園情景劇類
主題和內容:以“法治·安全·環保·健康”為主題,引導學生以學習、生活為原型進行創作,通過人物刻畫、故事演繹等反映當代中職學生對法治建設、生命安全、生態文明、身心健康的所思所感所悟,體現教育和啟迪意義。
形式和要求:作品腳本應由學生原創,表演以學生為主,可邀請
(六)才藝展示類
主題和內容:以“人人盡展其才”為主題,鼓勵學生展示自身文體特長、職業素養和朝氣蓬勃的精神風貌,引導廣大中職學生學習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斷提高審美情趣、人文素養。
形式和要求:才藝展示分為舞臺作品和非舞臺作品。舞臺作品包括朗誦、聲樂、器樂、舞蹈、戲曲、曲藝、雜技、魔術、武術等,時間不超過10分鐘。鼓勵在校園內外公開展演。作品以視頻形式報送,大小不超過
三、組織機構
省“文明風采”競賽活動由省教育廳、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文明辦、共青團省委、省婦聯、省關工委、省中華職業教育社聯合主辦。根據《關于進一步開展中等職業學校“文明風采”競賽活動的通知》精神,各地、市應成立相應活動組織機構,各學校成立相關工作領導小組和明確具體組織實施部門。
四、進度安排
本次競賽活動采取校級初賽、地市級比賽、省級復賽三級組織形式。校級初賽由學校組織開展;地市級比賽由地市級活動組織機構組織開展,省級復賽由省“文明風采”競賽活動組委會組織開展。
校級初賽、地市級比賽從2015年12月至2016年1月,具體時間安排由各校、各地市“文明風采”競賽活動組織機構確定。省級復賽活動安排在2016年3月。省“文明風采”競賽活動組委會將根據復賽成績組織推薦優秀作品參加全國決賽。
五、激勵辦法
省級復賽設置以下獎項。
(一)學生作品獎
針對各地市級活動組織機構報送的優秀作品,評選出一、二、三等獎和優秀獎,每個項目分別按作品總數的10%、15%、20%的比例設立一、二、三等獎,優秀獎若干。頒發署作者姓名的證書。
(二)指導教師獎
面向教師設立優秀指導獎若干。指導的學生作品獲一、二等獎的教師頒發優秀指導獎。頒發署教師姓名的證書。微視頻類、校園情景劇類、才藝展示類項目,每份作品的指導教師不超過6人,其他項目每份作品的指導教師不超過2人。
(三)組織獎
面向學校,設優秀組織獎若干名,頒發署學校名稱的證書。面向地市活動組織機構,設組織貢獻獎若干,頒發署地市活動組織機構名稱的獎牌。
(四)貢獻獎
面向活動贊助企業等單位設立貢獻獎。
六、作品選送
1.由地市級競賽活動組織機構統一向省“文明風采”競賽活動組委會辦公室報送作品。除才藝展示類中的書法、繪畫、篆刻等作品及職業規劃類中的創新設計作品實物需郵寄外,其他所有作品、案例(包括文字和視頻)以及活動開展情況統計表、作品統計表(見表1-2);活動總結(包括基本情況、主要做法、存在的困難與問題、下一步建議)全部以電子版的形式通過網絡上傳和填報。
2.省“文明風采”競賽活動組委會辦公室截止接收作品的時間為
3.每份作品應標明作者、學校、指導教師等信息,并且每份作品均須命名,注意不得以繪畫、書法等類別名作為作品名。未按照要求報送的將不予評選。
4.省級復賽不收取任何費用。報送的作品如發生著作權糾紛,由作品提供者承擔相關責任。所有報送作品不退還作者,作品的處理權歸省“文明風采”競賽活動組委會。省“文明風采”競賽活動組委會可在相關活動和資料中使用報送的作品(包括出版作品集、印制光盤、展覽、宣傳等),不支付作者報酬,作者享有署名權。
聯系人:江西省中等職業學校“文明風采”競賽活動組委會辦公室尚武,聯系電話:0791-83800800,E-mail:2868026174@qq.com,省文明風采活動工作群:290548373,郵寄地址:南昌市第一中等專業學校學工處(南昌市玉屏東大街551號),郵編:330013。
表1
江西省第七屆中等職業學校“文明風采”競賽活動開展情況統計表
(地、市)
地、市競賽活動組織
機構聯系人 |
|
聯系方式 |
|
通信地址 |
|
E-mail |
|
本地、市
中職學校數 |
|
本地、市中職在校生數 |
|
校級初賽
參與學生數 |
|
校級初賽
作品數 |
|
地、市比賽
參與學生數 |
|
地、市比賽
作品數 |
|
注:1.此表由地、市級競賽活動組織機構填寫并報送。
2.聯系人指一名負責本屆活動事務的聯絡溝通的同志,電話、電子郵箱等信息務必清楚、準確,保證通訊暢通。
表2
江西省第七屆中等職業學校“文明風采”競賽活動報送作品統計表
(地、市)
項目類別 |
作品名稱 |
作者姓名 |
學校名稱 |
指導教師 |
指導教師手機 |
比賽獲獎情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填表人: 聯系電話: 電子郵件:
注:1.此表由地、市競賽活動組織機構填寫并報送。
2.作者、指導教師如有多人,請填寫全部作者或指導教師姓名。指導教師聯系電話可留1位主要指導教師手機號碼。注意:微視頻類、校園情景劇類、才藝展示類項目,每份作品的指導教師不超過6人,其他項目每份作品的指導教師不超過2人。
江西省教育廳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