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職教辦字〔2020〕12號
關于印發《新余市職業教育中心2020春季復學準備工作方案》的通知
校屬各處室:
現將《新余市職業教育中心2020春季復學準備工作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新余市職業教育中心
2020年3月20日
新余市職業教育中心2020春季
復學準備工作方案
為貫徹執行中央、省、市關于加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要求,加強學校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保障學校開學后師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結合《新余市職業教育中心(新余技師學院)2020春季開學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特制定學校2020年春季復學準備工作方案。
一、建立工作機構,加強組織領導
機構和人員參照《新余市職業教育中心2020春季開學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二、明確復學安排
學校復學要嚴格按照市教育局整體工作部署,要嚴格按程序要求向上級請示并獲批準后方可進行。參照其他地方做法,結合實際,采取錯時錯峰、分年級、分專業、分批次進行,報到開學批次依次為2017級天津單招班——2017級其他畢業班級——2018級春季班——2018級秋季班——2019級春季班——2019級秋季班。其中,2017級天津單招班開學報到時間大體上與市直中學高三同步,2017級其他畢業班級一周后報到開學;一周后,2018級春季班開學報到,之后,原則上每三天一個批次。
三、扎實做好學生返校前教育管理和情況摸排工作
1.疫情結束前
做好每日學生疫情防控數據統計上報工作,及時掌握學生健康狀況監測與篩查情況。按規定和程序,及時上報。
2.復學前
(1)根據教育部“五個一律”的要求,做好學生未經批準一律不得返校的宣傳與監督,主動聯系每一位學生,隨時暢通聯系、傳遞信息,提醒和強調不得提前返校等要求。
(2)學生處、教務處(含高考部)要組織班主任采取“人盯人”措施,全面掌握學生動態,指導疫區和外地學生做好社區報備、接受居家觀察或接受隔離等配合工作。
(3)班主任將《新余市中小學校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復學工作指南》發送至每位學生,組織學生學習防疫知識,開展答疑解惑、精神撫慰等工作。做好學生居家的心理健康、學習生活的引導與指導,利用校園媒體做好疫情防控知識宣傳。
(4)協調家長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各項工作。
(5)提前15天告知學生返校時間,要求學生在返校日前14天向學校提出返校申請,填寫好《學生健康狀況信息登記卡》,完成《新余市防疫電子通行證》注冊等事宜,嚴格落實返校前居家隔離14天和每日健康報告制度。
3.學生返校時
(1)教育引導廣大學生返校時盡可能自備體溫計和一定數量的口罩等防護物資,自備帶蓋餐盒,尤其要關注農村及貧困學生防護物資的準備情況。
(2)加強學生返校途中管理,密切關注學生返校行程,指導學生做好自我防護。市外學生復學返校,要求學生詳細記錄返程途中乘坐交通工具的車次(航班)和座位號,出租車(公交車)車牌號,留存備查。
(3)每個學生進入校園時,通過校園門禁系統掃描驗證后,接受體溫檢測,并接受全身及行李消毒后方可進入校園和宿舍。送學生返校的家長一律不得進入校園。
(4)來自湖北及其他重點疫區(啟動預案時注明地區)的學生待疫情解除后再行返校,有疑似或確診感染者接觸史的學生居家隔離滿 14 天后再行返校,正在發熱的學生在當地及時就診待治愈后再返校。
四、以線上教學為主,加強教學跟蹤管理
1.疫情結束前
(1)做好每日在編在崗教職工和外聘教師的疫情防控數據統計上報。
(2)指導疫區和外地返校教師做好社區報備、接受居家觀察或接受隔離等配合工作;
(3)教職工從市外返回居住地時,要及時報告校黨政辦并如實反映健康信息。
2.復學前
(1)教務部門(含高考部)制定開展線上教學的實施方案,扎實做好線上教學工作。
(2)教務部門要督促班主任、任課教師抓好線上教學考核監督,加強線上教學意識形態管控。
五、完善服務管理
1.疫情結束前
做好每日校內臨聘用工人員疫情防控數據的統計上報工作。密切關注凝似確診、隔離觀察從業人員;建立從業人員替換梯隊機制,確保學校正常復學。
2.復學前
(1)未經學校批準,校內臨聘用工人員一律不得返校;
(2)制定保安、保潔、綠化、餐飲、場館維修等疫情防控服務保障措施;
(3)在復學前一周,組織開展愛國愛校衛生運動,完成一次校園全覆蓋式衛生整治,確保不留死角。重點整治食堂、宿舍、教師、辦公室、會議室、垃圾站(桶)等衛生防控風險點;重點做好食堂操作用餐區、宿舍、教師、電梯、會議室等人員密集場所、公共場所、重點區域的衛生保潔及消毒殺菌。
3.嚴格人員進出、加強物資保障
(1)嚴格門衛管理制度。建立進出人員登記臺賬(時間、姓名、身份、體溫、手機號碼、家庭住址等)。校外無關人員一律不準進校門,師生進入校門一律核驗身份和檢測體溫,對發燒咳嗽者一律實行醫學隔離觀察,不服從管理者一律嚴肅處理。
(2)建立隔離場所。在校門口設立臨時隔離觀察點,師生進入校門一律檢測體溫,對發燒咳嗽者一律實行醫學隔離觀察。校內設置隔離留觀室,隔離留觀室須符合防疫要求。在男(2號)、女學生公寓頂層單獨設置住校生隔離場所,單人單間,房間內設有衛生間。隔離房間內產生的廢棄物均按感染性廢物放入雙層黃色垃圾袋,其他物品必須經過消毒后才能移出隔離區。被隔離者必須帶醫用口罩,禁止離開房間和相互探訪。不得使用空調系統。提前與衛生部門溝通,一旦發生疑似病例及時送往相關醫院進行醫學隔離。
(3)物資儲備:一是配備足夠量的防護用品。學校在復學前按照場所、人員等配備足量的系列防護物資儲備。二是儲備足夠量的后勤物資。按照不低于滿足校園全封閉管理的標準儲備足夠的后勤物資;校園內的超市應當在復學前加大物資儲備量,確保學生所需。
六、加強應急應對、規范疫情管理
如發現新冠肺炎病例(含確診病例、臨床診斷病例、疑似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時,學校應立即啟動新冠應急預案應急響應。
(一)校醫發現可疑病例時,應立即引導病例到隔離留觀室進行留觀,聯系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初步排查后,聯系120車輛送轄區定點醫院診治。
(二)配合疾控機構流行病學調查,對所有接觸過病例或無癥狀感染者的人員進行調查,確定密切接觸者。根據屬地管理原則,按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四版)》或有關最新文件要求落實密切接觸者集中(居家)醫學觀察工作。
除密切接觸者外,與病例曾接觸過但不符合密切接觸者判定原則的人員,判定為一般接觸者。對一般接觸者要做好登記,并進行健康風險告知,囑其一旦出現發熱、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癥狀以及腹瀉、結膜充血等癥狀時要及時就醫,并主動告知近期活動史,做好體溫檢測,佩戴口罩。
校醫、班主任、校領導等配合疾控機構開展流行病學調查的人員,應做好個人防護,佩戴醫用外科口罩、著一次性醫用手套。
(三)按照職責分工,參照《新余市職業教育中心(新余技師學院)2020春季開學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成立學校各應急小組(疫情防控領導組、信息聯絡組、安全保障組、醫療保障組、消毒組、宣傳和心理疏導組)。各應急小組各司其職,采取相關防控措施。啟動封閉式校園管理,住校學生不得離校,嚴格控制外來人員進入校園。根據疫情防控需要,按照衛生健康部門和主管教育行政部門的建議,必要時采取班級或全校停課等措施。
1.疫情防控領導組:及時跟上級部門聯系,根據上級部門指示做好防控工作;快速協調各組成員、物資等。啟動涉疫區域封鎖措施,在保障正常的生活物資供應下,因地制宜采取宿舍(公寓)、樓棟封鎖等措施,嚴格限制人員進出,督導疫情控制措施落實情況。
(組長:胡浩然)
2.信息聯絡組:掌握病例的活動史、人員接觸史,掌握重點人群名單、醫學觀察人員每日健康情況等信息。負責信息的收集、上報、處理和傳遞等工作,確保信息上報渠道暢通。負責實時記錄突發事件的發展過程,提供真實材料。
(組長:李峰)
3.安全保障組:提供所需要應急處置的設施、設備和物資,確保應急工作順利開展。負責保障校內餐飲、生活飲用水。在前期處置過程中,負責現場警戒、秩序維護、人員疏散等。嚴格控制外來人員、車輛進入校園,做好在校師生生活保障。必要時,根據衛生健康部門建議,在校內設置集中醫學觀察場所。加強校園巡查管控,及時停止校園群體性聚集活動,及時處置校園安全突發事件,及時處置涉校輿情事件。
(組長:宋兵)
4.醫療保障組:組織入院前緊急救護,配合專業救護人員救護工作;協助當地疾控機構開展流行病學調查、采樣、密切接觸者篩查等工作。做好師生的健康監測工作,做好每天的晨午檢和因病缺勤追蹤登記,對缺勤者要逐一登記并及時追蹤,查明缺勤原因;配合衛健部門做好集中醫學觀察人員的健康監測工作。指導師生做好正確防護。每天保持與校領導、疾控部門和教育主管部門進行信息溝通,上報學校最新情況。
(組長:李峰)
5.消毒組:按國家和省的消毒指引,做好病例所在宿舍(公寓)、教室等疫點、公共場所的清潔、隨時消毒和終末消毒。做好校園其他區域,含校區內家屬區的保潔和消毒防疫工作;加強校園人群聚集場所的通風換氣和公共設施及公共用具的消毒,每日對教室、食堂、宿舍、實驗室、圖書館、會議室、廁所等公共場所及垃圾桶站消毒一次;各教室和食堂入口要配備含酒精成分的手消毒液,廁所配備洗手液,指導和督促師生做好手衛生(流動水七步法洗手和手消毒)。
(組長:胡朝明)
6.宣傳和心理疏導組:負責輿情監測、心理健康引導、健康教育工作。疫情期間通過各種渠道宣傳新冠防控知識,告知師生一定要正確佩戴口罩,勤用流動水洗手,咳嗽、打噴嚏時使用紙巾并妥當處理廢棄紙巾;促進全體師生嚴格規范個人衛生行為,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根據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觸人員等不同群體的實際情況,密切家校溝通合作,有針對性的開展心理支持和危機干預工作;穩定家長和師生的情緒,避免過度恐慌。
(組長:劉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