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與革新,信息技術將引發現代教育的巨大變革,學校要做到真正步入經濟、社會發展的中心舞臺,就必須加快搭建與現代化社會和教育相適應的信息化平臺,確保形成教學、行政辦公、教務管理的改革與創新。《關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綱要的報告》中也提出“推進教育領域的信息化進程”和“提高教育現代化、信息化水平”是教育現代化實現過程中的重要內容,是實現教育現代化的重要步驟。大力推進校園信息化建設是新余市職業教育中心貫徹執行新余市政府提倡《關于加快建設適應新余經濟社會發展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文件精神的必經之路,是加強學校內涵建設的戰略任務、是建成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示范校建設的重要舉措。
截至9月,學校已投入300余萬元完成了校園網服務器升級、配置數據化教育系統、安裝一體化教學機、充實多媒體專業教學軟件資源共享庫、更新機房、為教師配備電腦等硬件設備的重新配置、優化整合與使用,已取得階段性成效。硬件設備的投入是完成校園信息化建設的第一步,對信息化建設有條不紊的開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信息化設備保證和支撐。校園信息化建設的第二步即提出信息化校園搭建的一體化方案,減少設備的浪費與人力資源的不合理利用以實現硬件設備的使用率和提高工作效率與質量。新余市職業教育中心成立信息化建設專項領導小組,由校長直接領導,下設5個工作小組分管硬件平臺、教務平臺、辦公平臺、學生平臺、資產管理平臺的網絡信息化建設,細化個人工作板塊,做到分工到人,責任到人。接著將按計劃從三個步驟依次完成教師管理培訓、數據錄入、預使用,經過調試、反饋問題和解決問題最后預改變傳統模式在全校實現現代化網絡信息化管理與教學的革新。
2013年下半年,是新余市職業教育中心信息化建設從硬件設備配套更新開始轉向平臺建設和資源建設并重的關鍵性實施階段。學校各部門將統一思想,轉變觀念,充分認識到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意義;將全面落實學校信息化工作重點,加強隊伍建設,明確責任,嚴抓培訓,狠抓落實,強化管理;各工作小組強化主體意識,高度重視積極配合,與領導小組共同推進落實確保各階段工作真實有效發揮。學校以完成教學管理方法方式改革、提高資源共享、提升教學質量為目標,希望為全市職業教育信息化建設提供示范作用,為加快建設適應新余經濟社會發展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