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我們
狠抓內涵建設 夯實發展基礎
努力創建國家中職教育改革發展示范校
——在市職教中心三屆一次教職工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劉焦華 2013年12月28日)
各位代表,老師們、同志們:
大家好!
經過一個多月的充分醞釀與精心準備,今天我們齊聚一堂,在這里隆重召開新余市職業教育中心三屆一次教職工代表大會。在此,我謹代表學校黨政向在一線辛勤工作的各位代表、各位同志表示崇高的敬意和最真摯的感謝。
本次教代會,是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國家即將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召開的,是在我校深入推進國家中職教育改革發展示范校建設,全面提升學校內涵發展的進程中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這次大會的主要任務是:回顧總結學校二屆教代會以來的發展成就與經驗,討論學校績效考核方案、職稱評聘與崗位晉升方案、2014年招生方案等重要改革發展文件,審議確立今后的奮斗目標與改革舉措,進一步動員全校上下解放思想,開拓創新,狠抓內涵建設,夯實發展基礎,努力創建國家中職教育改革發展示范校。
現在,我代表學校向大會作報告,請予以審議。
一、二屆教代會以來主要工作回顧
二屆教代會以來,學校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服務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為目標,在招生就業、教育教學、社會培訓、校企合作、示范創建等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實現了辦學質量和效益同步增長。二屆教代會以來,學校不斷強化科學的管理觀念,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開拓創新的精神風貌致力于學校的改革與創新。二屆教代會以來,我校先后榮獲 “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全國中職教育改革發展示范校”、“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江西省技工院校先進單位”、“江西省中職學校德育工作先進集體”、“江西省高技能人才培養示范基地”等諸多榮譽。二屆教代會以來,我們實現了從技工學校到高級技工學校再到技師學院的跨越。可以說,二屆教代會以來的幾年,是我校在特色職校教育道路上奮勇前進的幾年,是我們乘風破浪、搶抓機遇、奮勇爭先的幾年。總結這幾年的奮斗歷程,我們攜手共進,風雨兼程,共同揮灑著奮斗的汗水,共同收獲成功與喜悅。
1、教育教學成果喜人。五年來,我校在省、市級技能競賽中共獲得各專業團體一等獎26個、二等獎36個、三等獎50個,個人一等獎83個、二等獎108個、三等獎148個,6人次代表江西省參加全國技能競賽,并獲得全國三等獎1個。今年剛剛結束的全市中職學校第十一屆技能競賽,我校學生參加了7個項目的比賽,共獲得一等獎6個、二等獎8個、三等獎20個,再一次展示了我校的辦學實力。在單招高考方面,學校共有413名學生考取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其中本科287人,專科126人。學校積極開展社會職業培訓,每年除了圓滿完成勞動預備制培訓、退伍士兵培訓、高技能人才培訓等省里下達的職業培訓任務,還面向社會、企業自主開展教師業務培訓、企業在崗職工培訓等社會職業培訓項目。招生工作成績喜人,學校每年招收全日制學生1000余人,招收自考、成人高考以及網絡函授等非全日制學生200余人,目前在籍在校生共計3568人。
2、內涵建設不斷加強。學校在穩步實施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校建設項目的同時,同步推進教育信息化建設改革。投入100余萬元安裝教學一體機,搭建了數字化校園網信息平臺,開展了全員信息化培訓,數據錄入工作正穩步推進,有望在明年實現無紙化辦公。積極爭取上級項目,近三年先后投入1120萬元改善教學和實訓條件,有效推動了學校各專業的建設與發展。
3、校企合作更加深入。學校先后與深圳奧林巴斯公司、深圳富士康鴻準模具公司、天津鵬天閣集團等多家企業建立校企合作關系,組建“奧林巴斯班”、“鴻準模具班”等多個企業冠名班級,為企業開展訂單培養;學校與江西江鋰科技有限公司簽訂了現代學徒制試點合作協議,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與新余市精誠精密機械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新余市職業教育中心校外機加實訓基地”,為學生提供實踐鍛煉平臺;成功引進渝水區職教中心掛靠辦學,并聯合相關職業院校和企業,組建職教集團,為校企的緊密結合打下了堅實基礎。
4、學校管理更加規范。學校以績效工資改革為契機,大力推進內部分配制度改革,績效收入更多向教學一線和管理一線傾斜,讓更多的教職工敢于擔責、樂于做事,進一步增強了全校教職工凝聚力和歸屬感;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實施了中層干部“輪崗競崗”制度和管理崗位人員“四定一聘”制度,精簡了管理人員,使管理效率更加高效。
以上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市委市政府和市教育局的正確領導,離不開社會各界熱情關心、鼎力支持,離不開富有生機與活力的黨政班子的堅強領導,離不開全體教職員工團結協作、眾志成城。在招生工作中,在三尺講臺上,職教人秉持腳踏實地、拼搏奮斗的精神,強素質、嚴管理,對學生殷切關懷,對事業滿腔熱忱,培養了眾多實用型專業技術人才,用青春和熱血譜寫了一曲曲動人的樂章。
總結經驗與教訓,我們有過驕人的成績,但我們必須清醒的認識到,我們工作中還存在許多不足,前進道路上還有很多困難和問題:一是在職業教育市場化的今天,招生工作艱難曲折,不敢有絲毫松懈;二是管理團隊年齡結構不平衡,老化嚴重,動力不足,部分教師處在職業倦怠期,影響了教師的專業成長、師生關系,關乎學校的長遠發展;三是專業師資結構性緊缺,教師專業結構有待進一步改善等。面對這些困難和問題,我們必須高度重視,繼續發揚團結協作的優良作風,在學校第四次創業的關鍵時期,同舟共濟,披荊斬棘,開拓創新,積極進取,努力創造學校發展新的春天。
二、今后一段時期的努力方向
今后的五年,是關乎學校未來興衰成敗的五年,是保障校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五年,是實現學校第四次創業的關鍵五年。今后五年學校工作的總體思路是: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深入落實國家教育體制改革部署,堅持以服務為宗旨、就業為導向、特色謀發展,全力破解學校發展難題,著力提升學校辦學質量,為確保學校適度規模發展,培養能夠生存和發展的學生,打造全省知名職業院校打下堅實基礎。
按照上述思路,今后五年學校工作將主要抓好以下幾個方面:
1、咬定發展目標,扎實做好招生工作。做好招生工作對于職業學校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適齡高中教育階段生源自然減少、學校招生競爭激烈的大環境下,我們要充分認識新形勢下新一輪招生工作的競爭態勢,積極應對其他中職學校不公平競爭的沖擊,結合本地與本校實際,立足本市輻射全省,科學規劃,合理分配,為每年的招生工作制定詳細工作計劃與人員安排。要腳踏實地,全員參與,努力完成既定目標,努力做到年年有進步。2014年學校的招生目標是:招收全日制新生1300人、力爭1500人,招收網絡函授與自考、成考生200人,確保完成市教育局下達的1500人招生任務。
2、注重長遠發展,努力建好國家示范校。嚴格按照國家中職改革發展示范校建設要求,繼續從改革培養模式、改革教學模式、改革辦學模式、創新教育內容、加強隊伍建設、完善內部管理、改革評價模式等七個方面著手,大幅度提高學校辦學的規范化、信息化和現代化水平,全面提升學校辦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堅持從實際出發,做好數據收集、文字整理、材料準備等基礎工作,確保終期驗收順利通過。
3、深化校企合作,全力推進產教融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要加快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深化校企合作,加強產教融合,培養更多的高技能人才。對此,學校將貫徹落實好市政府關于加快建設適應新余經濟社會發展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意見,以改革人才培養模式為目標,繼續深化現代學徒制試點,不斷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努力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技能型人才。以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建設為契機,建設并利用好校外機加實訓基地,及時總結經驗,做好宣傳,為學校探索數控專業實訓教學新模式提供經驗,為服務新余經濟社會做好貢獻。繼續加強與深圳奧林巴斯公司、深圳富士康鴻準模具公司、天津鵬天閣集團、江西江鋰科技有限公司、新余精誠精密機械有限公司等企業的交流與合作,統籌兼顧、優化整合,科學制定適應現代化企業發展的人才培養方案。積極聯系其他適合我校專業發展的企業,豐富校企合作內涵,為更多的學子鍛煉實踐能力提供支持。
4、立足學校實際,加快改善辦學條件。目前,學校新校區建設已全面停止。按照市委市政府“立足現址、適度發展、引領示范”的指示精神,學校正積極規劃,做好本校區的改造前期工作。為適應新形勢的發展要求,我們將立足本校,扎實推進本校區第二教學樓、1#學生公寓、食堂新建改建工作,加快塑膠跑道、教學樓衛生間、學生公寓衛生間和熱水供應等改造工作,重新優化整合本校區資源,實現有效利用。
5、堅持特色發展,做優做強品牌專業。在市場化、專業化、特色化辦學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我們堅持“發揮優勢、辦出特色、提高水平”的宗旨,發揮校企合作、示范專業引領帶頭作用,提升學校專業建設整體水平。繼續發揮機加專業資源優勢,發揚“軍工”傳統,抓好校內實訓和校外實訓兩個基地建設,確保機加專業品牌特色;加大幼教專業投入力度,加強專業師資隊伍建設,借助畢業生和本地幼兒園的對接,提升辦學質量,擴大專業辦學影響力;強化憂患意識和競爭意識,鼓勵特色高考班教學科研,立足辦班特色開發校本教材,切實提升教學質量,鞏固升學基礎和升學率。努力實現機加、幼教、特色高考“三駕馬車”齊頭并進、相互促進。
6、夯實黨建基礎,打造獨特校園文化。校園文化建設體現了學校內涵發展的精神底蘊,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載體。良好的黨風廉政建設引領著校園文化的和諧健康發展,不僅有利于豐富校園精神文化,還有利于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與氛圍。學校將以黨建工作為基礎,積極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黨員志愿者活動,繼續關愛留守兒童成長,關心文明服務行動,以黨系師生、黨連師生等主題活動,促進學生的養成教育,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熱愛集體、主動學習的興趣,構建安全文明和諧校園。
各位代表,老師們、同志們!成績屬于過去,責任在于未來。回首過去,我們感慨萬千;立足今日,我們胸有成竹;展望未來,我們斗志昂揚。讓我們以此次教代會為新的起點,以示范校建設和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基地建設為契機,立足學校實際,堅持科學發展,同心同德,勵精圖治,開拓創新,攻艱克難,為開創學校更加燦爛輝煌的明天而努力奮斗!